2005年2月19日 星期六

[Dairy] 19/02/05

AM 01:05    迷糊的腦袋

從M家到L館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但今天路途中突然想到,我在這段路程中到底都在想些什麼?


每每在最後那仇人坡前驚覺自己竞以來到這裡卻無法想起剛才的一大段路中腦子都在作何思考?


是訝異自己記憶的殘弱,也是對那光陰的逝去有如白駒過隙般感嘆?


遠遠望著自己房間,大燈熄滅,明天是十一點的課,有人已經睡了?


陽明山的天氣真像戀愛女子的心情,難以預測卻也矛盾不明。


可以讓人在冬天曬傷也可以讓兩天溫差達到十度之多讓人冷的直發抖。


大前天是D的生日,我還是照例傳了一封簡訊。


短短的四個字,似乎已經成了習慣?


真是混亂‧‧‧‧‧‧我到底在寫些什麼東西啊!


大概是我真的想睡了吧 。才會這樣東一句西一句。


嚴老大說文字是我們以後所要使用的工具,也許我們將以用來MAKE LIFE。


這讓我想起了這期INK專欄 〈經濟學的故事 主題:思考的藝術 〉中的篇章


其中有一段這麼說著:


藉著一些生動的例子,他指出人們常犯的毛病。首先,某一篇談文化的文章裡提到:「如果這種科學姿勢並不能由內在於精神病學的論述之內而加以學到解釋,那樣這種姿勢的發展就一定學著其他一些外在於論述之外的條件而加以生產出來,構成出來」


對於讀者而言,這真是很吃力的一句話。


李天命以此為例,認為「迷糊的語言並不反應高深的思想,迷糊的語言只反應迷糊的腦袋而已。」


 


文字的使用基本上就是一種邏輯的思考辨正,


使用中文的人有中文的邏輯思考模式,使用英文的也有英文的邏輯思考模式


日文也是,俄文,土耳其文,西班牙文,法文皆是如此,這是一種文化差異


但不管怎麼樣,文字的使用都應該是為了清晰的表達一件事。


太多贅字,只會造成混亂不清晰以及一而在再而三的煩躁感罷了


煩躁,讓人昏昏欲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