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Theatre]關於戲劇

第一次接觸舞台劇,記得仍是在雲林唸書的時候。

主要有兩個印象,我也不太清楚孰先孰後,在管樂社的日子,接觸到音樂劇,那時喜歡的不外乎大家耳熟能詳的《歌劇魅影》、《悲慘世界》。後來還會省下飯錢,拿去買CD來聽,《奧克拉荷馬》的
以及《約瑟夫的神奇彩衣》都是在那個時候熟悉的,公視還有一段時間,週六晚上會撥出《約瑟夫的神奇彩衣》,在那個資源缺乏的日子,公視是我認識外界的一項重要管道。

而除了音樂劇之外,另外一個印象,我忘了確切的時間,也忘了確切的劇碼,曾有一段時間,公視播出《小小蘭陵王》,不曉得是不是還有人記得這個節目?主持人是羅北安老師,節目的形式是播出各個中學校的話劇社所演出的話劇影片,可能是某個話劇比賽的集錦吧?我這麼猜著。

水準我想是不錯的,不然那時候也不會這麼注意。

這不禁讓人與《中國現代文學史》裡頭關於校園演劇的部份產生些聯想,那是支撐著中國近代話劇沒有因「文明戲」而頹敗殆盡的一個重要因素。各位大三的學弟妹們,你們下學期的中現史會上到這部份,除了校園話劇是其一,「愛美的劇」也是重要一環,老師會出名詞解釋,可別忘了那是法文音譯啊!

不過台灣的近代話劇運動,就賴聲川教授的說法,是從「無中生有」的。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一劇,捲起了一陣台灣小劇場運動的炫風。

而我真正開始想要認識話劇,那是大二時,詩選課程的下學期期末製作是要舉行詩劇演出,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以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以演劇方式詮釋一首詩作,名人詩作或者同學創作都可。現在回想起來,大二一整年,是我進行創作相較於四年,最為豐富的一個階段。不只寫詩、散文,還寫小說與評論,真是自由而充實。

阿流老師很重視演出品質,所以要求同學,在開始進行製作排練前,一定要至少一次進劇場看戲,並且寫心得報告回繳票根。

我猶記得那時看的是小劇場,名字是《敲天堂之門》,因為是實驗劇場,又是國外大師來台製作,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是硬的要命。整個劇的內容是各演員根據契科夫的小說,各人找最有感情的部份,再加上一些創意及修改,彼此拼貼而成。好像有點集體即興的味道。

說老實話,那次經驗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開創性的經驗,感動的成份很少,再說實驗劇場本來比較大的一個訴求就是引發思考,也有很多劇作家並不把觀眾的感動與否放在第一考量。

總之,那是我第一次實驗劇場的經驗。

後來零零種種的劇場觀賞,對我關於劇本寫作以及概念,或多或少的有些激盪,但是畢竟沒有較為直接的劇場經驗,對那時的我來說,當然,或許現在還是,對於劇場,真正的一個想法是什麼,沒有一個很清楚明晰的方向。後來我設法回歸到「感動」本身,這裡的「感動」並非狹隘性的感動意函,而是廣泛性的,如石投湖心的漣漪,那種直接的,一種心靈而想法的觸發。

不知道會不會講的太哲學了。

但對於我們這種外行人來說,這種旁門左道或許會比較好進入吧?

去年看了兩場音樂劇,有些直接觸擊,讓我想起最初的感動。我不會在這裡寫下劇評,我還不夠格,只能稍微抒發感想。

《宅男的異想世界XD版》,是愛樂劇工廠的作品,現場樂隊的是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的班底,所以發現了一些音樂系的學長出現在現場,老實說,還沒開演就已經讓我感到興奮了,想起高中時,《蝴蝶夫人》以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來雲林演出,遠遠的看見燈光,血液也跟著噴張。

但看到一半,我不禁有些失望,劇本所要傳達的東西,表現方式稍嫌弱了一些。

這是其中《宅男的異想世界XD版》的歌曲之ㄧ〈阿宅不是錯〉。




這是其二〈女人男人〉。



我抱著有些遺憾的心情離開國父紀念館,但有著更大衝動,於我想走的路。

後一個禮拜,我又來到同樣的地方,這次是《四月望雨》。是關於鄧雨賢的故事。

從拿到節目單的開始,發現這跟上星期的劇碼有著截然不同的呈現,當然,這有點廢話的嫌疑,我的意思是,《四月望雨》的排場,幾乎是高格調的精緻表現,跟上星期的《宅男的異想世界XD版》那種年輕人橫衝直撞蠻幹的向前精神明顯不同,《四月望雨》有一種文人內斂的豐富情緒,隱著,而飽滿著。

開演之後,雖然一邊觀賞,後邊還有老師現場作歷史介評,但是先擺一旁,《四月望雨》整齣的語言夾雜台語、日語、客語、國語,將那時代的氣氛,我想是頗為忠實的呈現。音樂、歌詞、舞蹈,都是超水準的演出,文字工作部份不乏有文壇大老的出力,歷史考究的部份也下了功夫,台語歌詞有著相當的文學性,客語歌詞部分也不含糊,真的是一齣相當水準的劇作。

參考一下吧,我想是有機會再次搬演的。

〈美麗的花都 台北〉




明治39年(1906)鄧雨賢出生於桃園龍潭,家世為前清一門三秀才。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的鄧雨賢,不但放棄人人欽羨的教職,而且還到日本學習音樂。返鄉,是人生的新頁,是最激動的時節。且聽雨賢桑如何高歌對未來的憧憬,而命運又將以何等面目,來迎接這個熱血沸騰的文藝青年…?

鄧雨賢:

我日思夜夢的大稻埕,猶原繁華惹人疼,

離鄉背景兩冬多,回鄉情緒激動攏無定!

音樂是我熱情的性命,我要打拼做一個查甫子,

寫出鄉親序大的心聲,作曲唸歌唱乎恁大家聽!



〈我的夢,我的世界〉




在波麗露咖啡廳,鄧雨賢、陳君玉、吉村 祥一邂逅了純純、愛愛等女歌手,會擦出什麼火花?鄧雨賢出身書香門第,卻決心從事音樂事業,他將如何決心追尋自己的夢想?

鄧雨賢:

什麼祖傳留芳,什麼榮華富貴,

對我來講,都是牛欄雞棲。

鍾有妹:

等你浪盡,等你歸來

你的世界你的夢

鄧雨賢:

放我走,讓我飛

我想飛過山,飛過天空

放我走,讓我飛

飛向我的夢,我的世界

放我走,讓我飛

飛向我的夢,我的世界



〈大稻埕進行曲〉






〈四月望雨〉



古倫美亞社長柏野正次郎的委託下,鄧雨賢譜寫一鳴驚人的《望春風》。作品的成功除了歸功創意、勇於嚐試之外,還要有契合的詮釋。就這樣,傳奇歌手純純與雨賢之間,形成心靈與藝術的共鳴感通,造就一段「四月望雨」不朽奇緣。這是台灣歌謠史上,令人不可忘懷的瞬間。

鄧雨賢:四月的風,是純純的風~

純 純:四月的雨,是綿綿的雨~

鄧雨賢:一陣一陣的風,有妳的形蹤

純 純:形影深深罩心中,美妙音樂響遍四方

鄧雨賢:為什麼四月時,風吹微微

純 純:為什麼四月時,雨絲綿綿

鄧、純:為什麼四月時,暖暖情意,

為什麼四月時,心花晞迷。

純 純:四月的風,是微微的風

鄧雨賢:四月的雨,是綿綿的雨

純 純:一陣一陣的風,像我的激動

鄧雨賢:轉頭一笑的眼光,使我心似海浪波動!

你是我心中的美妙樂音!

純 純:你帶我爬起在挽星高頂!

鄧、純:夜雨滴落在土,期待花紅正當時,風吹震動在心,望風望雨四月時。



〈明天,我們的世界〉



鄧雨賢、純純、愛愛、陳君玉等朋友的契合,造就了古倫美亞唱片社的黃金時期,也反映出二次世界大戰前 「跳舞時代」台北的繁華榮景。 然而好景不常,軍國主義抬頭,切斷一切發展中的生機,人民再度墜入惶惶不知未來的恐懼。

   明天的世界啊,究竟是什麼樣子?古往今來的台灣子民,有誰能知道?

眾 人:這個跳舞的黃金時代

怎樣這麼緊就來離開

明天,咱的世界

會變成啥款無人知

陳君玉:我的理想誰人會了解

不只是曲盤轟動的世界

台灣營養不良的症頭

需要特殊的藥方才有效

鄧雨賢:我的音樂誰人會了解

不只是感情虛華的世界

為了未來惦惦來忍耐

講嘸出的話藏心內

純 純:我的心情誰人會了解

不只是歌聲虛靡的世界

想要那人溫柔來對待

牽我的手,一次再一次

吉 村:在伊身邊我就真滿足

汝毋通笑我哪會這軟弱

為了愛情完滿的結局

就算打斷骨頭我也轉倒勇

白鳥弘:(日語口白)

日本萬歲萬萬歲

天皇萬歲萬萬歲

眾 人:這個跳舞的太平時代

怎樣這麼緊就來離開

明天,咱的世界

會變成啥款無人知



因為上頭都是演出剪輯,這裡提供兩首完整曲目,以及歌詞。






《大稻埕進行曲》

大船碼頭世界行,茶行鹽館淡水岸,

藝旦美麗的形影,江山樓頂拼輸贏,

波麗露啊山水亭,自由的思想尚時興,

文學歌謠美術和電影,無論啥麼阮是攏莫驚,

汝是台北城外~繁華的現代大稻埕!

攏莫驚,攏莫驚,文明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汝是台北城外~繁華的現代大稻埕!

二十世紀向前行,文明走入台北城,

美麗花都的形影,要和東京拼輸贏,

黑貓姊啊黑狗兄,跳舞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自由開化爬山又過嶺,無論啥麼阮是攏莫驚!

攏莫驚,攏莫驚,跳舞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阮是台北城內,文明的黑貓黑狗兄!

攏莫驚,攏莫驚,跳舞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阮是世界一等~摩登的黑貓黑狗兄!






《四月望雨》

鄧雨賢:四月的風,是純純的風~

純 純:四月的雨,是綿綿的雨~

鄧雨賢:一陣一陣的風,有妳的形蹤

純 純:形影深深罩心中,美妙音樂響遍四方

鄧雨賢:為什麼四月時,風吹微微

純 純:為什麼四月時,雨絲綿綿

鄧、純:為什麼四月時,暖暖情意,

為什麼四月時,心花晞迷。

純 純:四月的風,是微微的風

鄧雨賢:四月的雨,是綿綿的雨

純 純:一陣一陣的風,像我的激動

鄧雨賢:轉頭一笑的眼光,使我心似海浪波動!

你是我心中的美妙樂音!

純 純:你帶我爬起在挽星高頂!

鄧、純:夜雨滴落在土,期待花紅正當時,

風吹震動在心,望風望雨四月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