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7日 星期三

[Essays]執法


嗶!隨著哨音的響起,我右手握拳迅速高舉,左手平舉五指伸直直指著犯規者的腰部,我的視線緊盯著他的背號,11,之後我小跑步至紀錄台,比起罰責手勢:紅隊、十一號、推人犯規、罰兩球……
************************************************************
十二號的早晨,我起的很早,六點半左右就到了大仁球場去做哨音的練習,這其實跟樂器吹奏有著相同的方法原理,但今天將是我第一次在比賽中執法,所以說是這麼說,我還是起個大早,希望藉由練習可以平緩一下從昨晚就不斷浮動著情緒。


上完第一堂文化史,我和mm一同到大倫的運動防護室購買UBA的裁判服,原本是不打算買的,因為下星期的裁判研習營有送一件,本想就省下一筆錢,可做其他用途,但經過諸多考量,最後我還是決定花了這筆錢。


聽說這件裁判服在外頭的叫價是350元,不過阿義老師看在是自己人的份上,於是算我們成本價250元(成本應該也不用250吧……),後來我聽高個兒說,有的老師甚至還賣500元呢!(不過就是一件裁判服嘛……)。


11點鐘,我還害怕著時間會趕不及,急急忙忙地跟mm會合、牽車、下山。


這是我第一次下山後在至善路左轉,啊!不對,迎新舞會轉去中影時走過一次,不過,也就那麼一次而已,再加上這次!不過去的地方又比中影還要在更深了一點。


台北盆地真是個到處充滿驚奇的地方!


至善路感覺上是一條依著山腳而建的道路,因此一路上可以看到東吳大學、中影文化城還有許許多多的商業建築物,不過卻也可以清楚地見到旁邊有著蒼翠的山林,整個瀰漫著一股悠閒的氣氛。


之後,進入自強隧道,隧道內鵝黃燈圍繞著,遠方出口的一點白色、半橢圓弧,隧道內迴繞不絕的轟轟引擎聲響,我彷彿有一種不曉得闖入了什麼未知去向的通道,彷彿在出口的那一頭會是呈現著跟隧道另一頭完全不同風貌的奇異世界。
而我正向著這未知的前途,坎坷地前進著。


這一段路程,讓我對大直這個地方突然有了一種彷如梁山一般絕世山寨的幻想。


離開自強隧道後,大約騎了三、四分鐘便抵達了大直高中。


在學生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位於操場旁的體育組辦公室,說明來意後,領了便當,就等著12點比賽時間的到來。


裁判的分組,經協調後,決定讓高個兒領著我實習。


雖然只是普通高中的班際籃球比賽,並沒有相當的重要性,純粹也是為了讓學校體育系的裁判組同學有更多的練習機會罷了,但由於是第一次在比賽中執法,雖是業餘,但我內心情緒還是起伏不定,難以平服。


比賽開始了,分數在開賽沒多久就逐漸地拉開,兩隊的實力有著顯著的差距,而我的判決,不避諱的,漸漸地轉向有利於弱隊,但即使如此,我想或許是高中生對於防守的概念並不很清楚,導致一進禁區隨便一下就有犯規發生,而當最後一節時,兩隊都採取全場壓迫防守,小動作不斷,頻頻犯規,煩不勝煩。


比賽結束了。


當晚我躺在床上,反覆省思自己中午的缺失,不消說,還是有著龐大的改善空間,臨場的反應時機,常保冷靜的判斷,籃下三秒的吹判時機,禁區動作的嚴格把關,步伐的掌握,手部的合法與不合法動作,以及最重要的得力與不得力觀念的釐清,裁判的走位等等,總而言之,自己覺得中午的表現,真的是……遭透了!整個下午的心情,也因著自己的表現,如同當天灰濛濛不時飄著小雨的天氣一般,瀰漫著陰沉的氣氛。


過了兩天,週四的中午又再次輪到我值班,那場比賽我的搭檔是學長,這一場,又是一場懸殊的比賽,但今天我自認感覺比前兩天的那一場要來的進步,雖然需要改進的部分還是相當的多,但總體來說,我想是可以肯定的。


最後結束時,我到紀錄台簽名,敗北的一名球員坐在地上,喝著水望著對面還在比賽中的球場,以我能聽得見的音量說了……


媽的!裁判都是廢物!


山上的天氣,似乎是依舊飄著小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