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有些不記得了,關於那年暑假,我們如何籌備迎新宿營。只記得那些開學後,每天熬夜準備著活動的前夕作業。活動前一天,我整夜沒睡全在確認再確認那些我所負責的關卡遊戲,其流程是否順利。我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為了場勘就不曉得騎著機車翻躍了楊明山幾趟。某次好像還順道去了淡水,那次是在中秋前後,一位同學臨行前說明自己身體微恙無法前往,後來被抓包陪學妹去烤肉。朋友們都曉得,為了這件事,當時我惱得話都說不出來。往後四年提起,我描述時的聲調總是激烈。
關於那次宿營,我們好像設計了許多莫名其妙的遊戲,還有許多莫名其妙的表演。
關於那次宿營,我們好像設計了許多莫名其妙的遊戲,還有許多莫名其妙的表演。
如果不說大概沒有人會覺得其實我們是在玩遊戲吧?我一直覺得這個景像是設計這個遊戲意外得到的奇妙景緻。不過念文藝組本來就該多念點文字。
那年是「遊樂園」嗎?我們好像還在宿營前兩週左右,突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舞蹈,然後興奮異常地決定在宿營中穿插,排在連長帥死人的「火舞」表演之後。為了怕學弟妹們不知道這個梗,我們好像還先擺了原版影片吧?然後我們便抱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心情上台了…
那年是「遊樂園」嗎?我們好像還在宿營前兩週左右,突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舞蹈,然後興奮異常地決定在宿營中穿插,排在連長帥死人的「火舞」表演之後。為了怕學弟妹們不知道這個梗,我們好像還先擺了原版影片吧?然後我們便抱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心情上台了…
竟然超級成功。聽說學弟妹當場全笑翻了,不管有沒有看過原版影片的人。造成的效應就是隔天開始,較外向的學弟妹開始模仿,宿營結束之後這話題又流行了一陣子,於是我們四人便需要常常聚集又表演一次,因為學弟妹的強烈要求,某次還被社團邀請去演出,這是怎麼一回事,我一直到現在都還不太清楚,為什麼我們要在某個社團的社課時間表演這個像極某個莫名其妙宗教儀式的舞蹈?
但令我感受最多的,仍是發現,不管我們在第一天晚會安排怎麼樣的表演,隔一天換學弟妹們的演出時,總會有大量的挪用,這或許是一種發笑程式的襲用,或許也是一種學弟妹們對學長姐們的讚美或崇拜?
後來兩年我或多或少參與的宿營,這些生態總是一再重演。
我找到了最後一年參加完宿營時所寫下的東西…
「
『這是第三年了啊……。』
依舊是相同的方形圍樓建築,中間一大塊的空地上仍然有著幾顆棕梠與矮樹叢和大石塊,堆建起來的造景。
三年過去了,這裡的東西都一模一樣。
我吃完午餐,長長的午休時間,我那時坐不住,便拉著隊員玩起來了團康,廣東炒麵配巧克力牛奶,倒也沒想到會那樣的合胃口。晚上盈滿腦袋的,柏瑋學長的誇張演出、藍白拖鞋與四角褲、難得成功的舞會。
我依稀記得,綠豆湯是我們在外頭聊天看星星時,捧在手心而溫暖著的。
我們故意無視身體的疲勞,披著洗過澡的舒爽,MANS TALK終究是最快拉近男孩距離的方式。雖然我們並沒有得到天使的眷顧,卻從而得到了隱藏關卡的概念。
大家都還記得「第一支舞」嗎?沒想到那晚曾經盈滿的,卻成了隔天靈感的激盪。
暑假,劇本就已完成,雖然後來安排上的出入,後面一大部分通通都給砍掉,那是多少夜晚眼睛緊盯螢幕、犧牲睡眠之下寫就的,雖然可惜,卻也終究不得不。整個 暑假,編蠢舞、想劇本,弄得整整兩個月沸沸揚揚的,好不熱鬧。而最後才出現的印度四大精靈舞,似乎也造就了想像之外的效果。大地,為了讓遊戲趣味性更高, 無時不刻思考著遊戲的可能性、地點的設置、路線的安排、定點指示的謎語與謎腳。而在那最後,我終究還是熬了夜。
那晚,我們一夥人來到靠近海邊的營地,詭異的氣氛讓我們最後怯了步。穿著最悠閒的人,返程竟被踩壞了拖鞋。最輕鬆的人反倒麻煩了起來。
那晚的天空依然,星星滿佈。
『沒想到我們還會再來。』
『你對於明年有什麼想法?』
『還來啊?』
『哈哈。』
『……』
『……』
『不變的,好像只有星星。』
『是啊。』
而那曾經盈滿的,未來也不再擁有了。
」
還有我有記
後來兩年我或多或少參與的宿營,這些生態總是一再重演。
我找到了最後一年參加完宿營時所寫下的東西…
「
『這是第三年了啊……。』
依舊是相同的方形圍樓建築,中間一大塊的空地上仍然有著幾顆棕梠與矮樹叢和大石塊,堆建起來的造景。
三年過去了,這裡的東西都一模一樣。
我吃完午餐,長長的午休時間,我那時坐不住,便拉著隊員玩起來了團康,廣東炒麵配巧克力牛奶,倒也沒想到會那樣的合胃口。晚上盈滿腦袋的,柏瑋學長的誇張演出、藍白拖鞋與四角褲、難得成功的舞會。
我依稀記得,綠豆湯是我們在外頭聊天看星星時,捧在手心而溫暖著的。
我們故意無視身體的疲勞,披著洗過澡的舒爽,MANS TALK終究是最快拉近男孩距離的方式。雖然我們並沒有得到天使的眷顧,卻從而得到了隱藏關卡的概念。
大家都還記得「第一支舞」嗎?沒想到那晚曾經盈滿的,卻成了隔天靈感的激盪。
暑假,劇本就已完成,雖然後來安排上的出入,後面一大部分通通都給砍掉,那是多少夜晚眼睛緊盯螢幕、犧牲睡眠之下寫就的,雖然可惜,卻也終究不得不。整個 暑假,編蠢舞、想劇本,弄得整整兩個月沸沸揚揚的,好不熱鬧。而最後才出現的印度四大精靈舞,似乎也造就了想像之外的效果。大地,為了讓遊戲趣味性更高, 無時不刻思考著遊戲的可能性、地點的設置、路線的安排、定點指示的謎語與謎腳。而在那最後,我終究還是熬了夜。
那晚,我們一夥人來到靠近海邊的營地,詭異的氣氛讓我們最後怯了步。穿著最悠閒的人,返程竟被踩壞了拖鞋。最輕鬆的人反倒麻煩了起來。
那晚的天空依然,星星滿佈。
『沒想到我們還會再來。』
『你對於明年有什麼想法?』
『還來啊?』
『哈哈。』
『……』
『……』
『不變的,好像只有星星。』
『是啊。』
而那曾經盈滿的,未來也不再擁有了。
」
還有我有記
錄這些東西的習慣,有些真的是我在看過之後才想起來,「喔!對!還有這麼一件事情!喔!對!那時踩壞拖鞋!」。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很開心。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很開心。
結束了宿營,就好像真的度過了吵吵鬧鬧的大一生活,如果大一是在吵吵鬧鬧的玩樂(文藝之夜、啦啦隊比賽、文藝書展)中度過(大概也是因為我這樣過來,所以還在學校的期間,我總是告訴小朋友們,大一就儘量玩吧!),大二想來其實相當寧靜,好像漸漸開始思考稍微嚴肅的問題。我一直是這樣覺得我們的大二,但也可能只是我個人這樣感覺罷了。不過也無差,這是我的大學生活,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是因為課程開始進入實作,要繳交作業的關係,大家開始比較多的創作討論了。喔!我想起來了,我曾經算過大二一個學期在期末前,要讀完老師指定的小說,總數達到二十多本。怎麼可能辦到?我也不相信真的有同學辦到,光是「創意寫作」的幾個主題閱讀,我就完全沒碰(老師,對不起!)。光讀完《大海‧大海》就幾乎耗盡了我的精力。這本小說其實在一開頭過程挺悶,步調緩慢,就像大一時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女人出現之後,小說的步調才像是暖了機地,起飛起來。當然也有人這麼說,這些所謂的經典小說,在一開始,他們便設下了那樣的門檻,你要跨過,你才可以看到、享受到其中的堂奧。小說的堂奧啊!那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毒藥。
在畢業之後,我才聽一有人提到,其實在那些琳瑯滿目的書單中,系上最多人閱讀過的,竟是這本Iris Murdoch的《大海‧大海》。聽到的當下,我其實不太能解為什麼是這本?並不是我太看不起這些學弟學妹,而是這本小說並不單薄,語言文字也不像張愛玲,一下子就讓人深深著迷。要對相當的份量之後,才會開始對這本小說產生引力。
擱置這些奇妙的謎團,我想回憶一些令人感到興奮的東西。為了更了解寫作這件事情,開始有了向外學習的想法。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個認真的學生,我總是對課堂之外的小說的興趣大過於課堂中要閱讀的作品,課堂中必須閱讀的文本當然都是經典,只是大部分的年輕小朋友應該會對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馬奎斯,這些大師有更多的興趣;會對「後設」、「魔幻寫實」有更多的熱情。(我不禁想要再次宣告:到底是誰跟我借走了《百年孤寂》!到底是誰跟我借走山田詠美的《垃圾》!還有那些我借出卻忘記是哪些書的,是不是該還了我啊?山田詠美我大一買來到現在連一次都沒看過啊!這是不是太荒謬了啊!)
或許是因為課程開始進入實作,要繳交作業的關係,大家開始比較多的創作討論了。喔!我想起來了,我曾經算過大二一個學期在期末前,要讀完老師指定的小說,總數達到二十多本。怎麼可能辦到?我也不相信真的有同學辦到,光是「創意寫作」的幾個主題閱讀,我就完全沒碰(老師,對不起!)。光讀完《大海‧大海》就幾乎耗盡了我的精力。這本小說其實在一開頭過程挺悶,步調緩慢,就像大一時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女人出現之後,小說的步調才像是暖了機地,起飛起來。當然也有人這麼說,這些所謂的經典小說,在一開始,他們便設下了那樣的門檻,你要跨過,你才可以看到、享受到其中的堂奧。小說的堂奧啊!那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毒藥。
在畢業之後,我才聽一有人提到,其實在那些琳瑯滿目的書單中,系上最多人閱讀過的,竟是這本Iris Murdoch的《大海‧大海》。聽到的當下,我其實不太能解為什麼是這本?並不是我太看不起這些學弟學妹,而是這本小說並不單薄,語言文字也不像張愛玲,一下子就讓人深深著迷。要對相當的份量之後,才會開始對這本小說產生引力。
擱置這些奇妙的謎團,我想回憶一些令人感到興奮的東西。為了更了解寫作這件事情,開始有了向外學習的想法。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個認真的學生,我總是對課堂之外的小說的興趣大過於課堂中要閱讀的作品,課堂中必須閱讀的文本當然都是經典,只是大部分的年輕小朋友應該會對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馬奎斯,這些大師有更多的興趣;會對「後設」、「魔幻寫實」有更多的熱情。(我不禁想要再次宣告:到底是誰跟我借走了《百年孤寂》!到底是誰跟我借走山田詠美的《垃圾》!還有那些我借出卻忘記是哪些書的,是不是該還了我啊?山田詠美我大一買來到現在連一次都沒看過啊!這是不是太荒謬了啊!)
有些在課堂中的演講,於是那些陳雪的如果只是寫故事,那就不是小說了,向陽老師的詩比歷史真實,還有關於那次文藝中太多我實在無法一一記錄下來的東西,那些小說的二十種死法之外,我認識了一位準備到美國西岸(應該吧?)留學的鋼琴家,我趕上了妳的畢業演出,但可惜我沒辦法拿到那妳一直要我非拿一本不可的曲目介紹。妳說那才是妳最大的賣點。但妳飛濺的音符騰躍還是非常吸引人的。
除了老師,全是文藝組的人。神小風學姐也出書了,以後我們都得靠學姐提拔。養樂多的研究所不曉得準備得怎麼樣?
大家開始寫作也是在那陣子吧,我總是在軍訓課還有實在提不起興趣的小學課時,窩在後排寫東西。那時養成的手寫稿習慣,一直到現在都戒不掉。M在當時申請了一個日本論壇空間,初衷是為做系上聯誼交流之用。最精彩還是那次我現在忘了當時是為了什麼東西的筆戰。那時候大家好興奮,主戰者紛紛找資料佐證自己的說法,網路上跑火猛烈,但私下大家見到還是對於彼此正在筆戰,這件事情感到興奮!好像只要有過一次筆戰經驗,才算得上是真正搞過文學一樣。聽起來有點幼稚,不過就是學生嘛,這樣很好。
S也在那時提出了自己的第一篇〈擺攤〉,也引起大家熱烈的批評。我最感到高興的,還是一年之後,〈擺攤〉改寫不曉得幾次的版本,再一次出現在大家面前,那種文字的轉變,可以很明顯得看出一個人的成長。
這怎能不叫人高興呢?
大家開始寫作也是在那陣子吧,我總是在軍訓課還有實在提不起興趣的小學課時,窩在後排寫東西。那時養成的手寫稿習慣,一直到現在都戒不掉。M在當時申請了一個日本論壇空間,初衷是為做系上聯誼交流之用。最精彩還是那次我現在忘了當時是為了什麼東西的筆戰。那時候大家好興奮,主戰者紛紛找資料佐證自己的說法,網路上跑火猛烈,但私下大家見到還是對於彼此正在筆戰,這件事情感到興奮!好像只要有過一次筆戰經驗,才算得上是真正搞過文學一樣。聽起來有點幼稚,不過就是學生嘛,這樣很好。
S也在那時提出了自己的第一篇〈擺攤〉,也引起大家熱烈的批評。我最感到高興的,還是一年之後,〈擺攤〉改寫不曉得幾次的版本,再一次出現在大家面前,那種文字的轉變,可以很明顯得看出一個人的成長。
這怎能不叫人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