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Essays]那些深埋在身體深處的恐怖

一開始的場景我有些許遺忘,但我記得經過一個過道之後,我來到了101大樓的入口大廳。那是一個挑高的樓層,我趴扶著二樓圍欄,望著底下熙來攘往的人群,獨自一人。在此同時,我聽到旁邊一個小隊伍的領班對著後面穿著黑色整齊制服大約十幾人的隊伍說了什麼。我是中途被他的講話聲吸引,但注意到時,除了不曉得先前說了什麼之外,對於他正在說的,也是片片斷斷不成章句,無法理解。但我抓到了最後一句話語,語畢,像命令發送完自動稍息解散一樣,黑色制服隊伍便逕自往另一個過道走去。
「那麼,炸了它吧。」
這是我最後抓到的隻字片語。
我立刻意識到自身的危機,可以大概猜想到這句話可能的意圖與即將發生的事情,而我毫不猶疑地,立即確定他們真的會這麼做。我一個轉身,便拔腿往門外跑去。
跟我同行的人好像一兩位,但對他們的臉孔我皆沒有印象,只知道盡快跑離這棟建築物。而當我一離開這棟聳立大樓時,迎面而來,我看到了那位在大二時教導我們詩選課程的女老師,大腹便便地,看起來似乎也有六七個月。
我馬上告訴女老師,快點遠離這棟大樓,但女老師不解,我也沒細說,只說「老師,快走!」。也不顧可能造成孕婦的危險,我們奔跑了一段路程。老師,或者隨行一二人放慢腳步,看他們臉色,應該以為跑到這裡大概就沒事了,但我放慢速度回頭大吼:「它是101啊!怎麼可能夠呢!」於是又繼續向前狂衝。
終究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陣巨大的悶響,我回頭往上一望,避雷針部份的高塔正緩緩崩解,接著是聲音像被悶住似地連續炸響,卻沒有電影驚心動魄的音響效果,那反而像是中世紀堡壘崩壞時,巨石彼此磨擦而撞擊的沉悶震音。沒有任何火光,沒有任何鋼筋結構該有的扭轉碎裂聲,但一回頭上望,鋪天蓋地的陰影已逐漸襲來。
我無法再冷靜,直覺地向前拔腿狂奔,我可以感覺到皮膚表面的冷汗和那直入骨髓的冰冷。大概這就是腎上腺素激噴的感覺吧?我可以聽到心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搏動,呼吸急促地彷彿身邊一點空氣也沒有,而眼前的色彩從光亮鮮明漸漸地被黑暗吞噬,當我感覺到身後的風壓時,我已經知道,來不及了。
我迅速滑入一水泥掩體旁,女老師尾隨在後。我蹲踞並手抱頭顱,那一刻,我甚至感覺,好像這一輩子以來,從未如此的安詳寧靜過。是因為我知道,那將發生的,終將發生嗎?還是我以為,轉換成另一個物體的過程,在這個時間點裡,很快,就過去了?
我不知道。
可當我一抬頭,我卻發現女老師仍站著看掩體後方一一壓下的結構體和迅速如海嘯捲起的煙塵時,那份安寧立即化為恐懼。
「老師!妳在幹什麼!快點蹲下啊!快點啊!」
但只見老師仍兀自站立著,嘴巴微張,臉孔盡是驚嚇。
那一瞬間我看到了老師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那是一一被結構體碾壓的人體,慘叫聲如同被掩埋一般,一陣一陣地像被掐住喉嚨,更多的是那肉塊被輾擠的唧呀聲摻和著一點水聲(那應該是血吧)以及骨頭碎裂的清脆聲。隆隆聲伴隨著那些無以名狀的聲音,煙塵似海嘯推浪迅速前來。
我已恐懼地無法再發出任何聲響。
最後一刻,女老師終於蹲下,而同時,煙塵也已捲至。接下來的幾秒鐘,那聲音的地獄和不斷四處飛濺的鮮血、殘缺不全的四肢、無法辨認的頭顱,自我們身邊飛過,如宇宙中遭遇小流星群。
我只是無法發聲,無法動作,無法闔眼…
強暴似地大量而來,而我盡是發抖…

下一秒鐘,我便看到宿舍米黃色的天花板。時間仍未到鬧鐘該工作的時刻。

類似的夢我之前也做過一個,那是在一個大城市裡,而我已逃離,但我知道因為剛才突然發生的一場車禍,一位同學身體裡的定時炸彈已然開啟,而炸彈的威力如何,無法估計。我與一般大眾逃亡至一山腰斜坡,身上有炸彈的同學因為不知如何是好盡是追著我們,而不曉得如何得知地,我們知道倒數已了,紛紛伏地抱頭。同學身上的炸彈並未引爆,反而是我們已逃離的那座大城市中心,冒起一朵蕈狀雲。我如今想起那座城市是哪座城市,那是新世紀福音戰士裡的第三新東京市,畫面與葛城中尉帶碇真伺在黃昏時分一山坡看第三新東京市轉換成非備戰狀態時,一模一樣。

相同的點都是未知與被追趕的恐懼。

如果要嘗試解夢的話,用佛洛伊德什麼都跟戀母情結還有陽具有關的解釋來說的話,或許101大樓是雄性象徵的崩解?權力的頹倒?懷孕的女老師是對母體子宮保護的嚮往?或是女老師是潛意識的渴望拜倒於一權威?血腥與恐怖是否我渴望破壞或者不顧一切地去了解某些真相?而這一切的一切是否暗示,未來我自身的崩毀與潰敗?


而幸福難能,我只希望,能有個無夢安眠的夜晚。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雜記]沉默,是因為我注視著

「這一個星期就這樣過了啊……」
周日清早,我睜開眼睛看著從窗戶透射進來的日光時,浮現了這樣一個念頭。翻個身拿取一旁的手機看了看時間,還不到九點。這一個星期連日的早起,變成一種自然的醒轉了嗎?像是抗議一般,我決定繼續躺著。然而眼睛雖閉著,腦子卻早已開始一天的活動,那是寫給女孩的詩,每日清晨灑進窗簾的第一道陽光。我於是在心中自言自語了一個小時之後,才覺得抗議無效,便起身刷牙洗臉。
國際研討會著實忙碌了四天,平常如時鐘一般準確的行動,這個星期完全停擺。記得周一開始整個系辦便已感染忙碌的氛圍,中午最後一次的進度會議開完,各人散去忙碌各自的事務,我後期被分配的工作較為自由,掌握論文之外,就是駐會議室工作人員及管理會議室器械。但說起來是這樣,實際上的分工也不是如此界限分明,論文集上我掛執行秘書,工作人員名牌則掛器材組,但籌備會議時從未討論過器材組的可能,不過仔細想想,團隊裡幾乎每個人都有辦過活動的經驗,所以似乎很迅速地大家都知道誰誰誰要幹嘛,哪件事可以找誰誰誰,什麼事情又該怎麼處理。所以在周二傍晚五點之前,午後在外文系的工讀,成了我最後的放鬆時間,雖然同時間在系辦的人已經開始跑來跑去。下午沒有什麼事情,正常的業務如許正常,一點也沒有麻煩的狀況,我於是抽空上youtube看了「My Queen」那一星期的進度,既然女孩沒告訴我這期的進度,當然就自己看了,只是沒想到根本沒辦法好好看。
首先R注意到我正在做的事情,站著說:「你為什麼要這樣?」我想每個人當下被問了這個摸不著頭緒的問題,應該也是不知所措的反應吧?雖然我當時是知道為什麼她要這麼問的。「你不適合看這個啊!」「啊?學長,你為什麼要這樣?」「你在看這個?你瘋了嗎?」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每有學妹走進系辦,我都要重新面臨一次這樣的詰問,然後R便會跟著一旁敲邊鼓。我於是回說:「我偶爾也可以庸俗一下吧?」「我偶爾也想看一下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東西啊。」(雖然簡單連「My Queen」也是有些地方會讓我聯想,多半關於女孩)。很多時候,我只是想輕鬆一下,雖然R說她覺得這部片有點封建主義。女孩回問:「你有在看這個?」時,是否也覺得我實在不適合看這個呢?是否也覺得我在看這個東西很不合理呢?但那天雖我們相隔一縣市,卻一起在youtube看當週的進度,並偶爾閒扯劇中一二時,我感到無限的滿足與幸福。
很快的,五點就到了。
國際研討會其實跟所有的研討會差不多,就算過程中有些不順利,也要想辦法使它變得順利,再怎麼摸不著頭緒的狀況都要讓它順利過關,於是小毛病雖多,但總能解決。
我想進行的研究與此次研討會的內容並沒有太多相涉,我僅持來了解該領域的心態。但生命處處是驚喜,在一天下午的論文宣讀中,突然出現一篇翻案文章,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再加上發表者以及講評人皆是演講好手,鏗鏘有力,更有趣的是,發表人操著安徽口音,講評人是香港人,綜合討論的提問人是新加坡 人,後兩者都是新加坡 國立大學的老師,兩邊在互相叫陣、捉對廝殺之時,真是好看好聽極了!我本以昏昏欲睡的腦袋,一時之間全醒了過來!這篇關於桐城派的翻案文章,不曉得李師是否會有興趣?應該弄個幾份回去給大學的老師才是。
後來的幾篇關於文化研究的論文也挺是有趣,幾場中韓大戰、中新大戰也是頗有看頭,但畢竟我對其他文獻學之類的研究完全摸不著頭緒,多數時也僅是在做著自己被分配的工作罷了。
晚宴也是件折騰人的事情,但會後與大學時的好朋友相聚,他們不辭千里而來,儘管再怎麼累,也當前往與他們共聚。
下山的車子搖搖晃晃,白學長說了一些關於野外求生之事,我只說,我已被社會道德汙染甚深,即便曉得您所言極是,但我仍希望不要真的碰到需要如此做的境況。認識我的人都曉得我害怕鳥類(不過應該是研究所之前認識我的人),更何況是把鳥類頭砍掉這件事情,我光是用想的,就全身無力。
當晚看了「少年阿虎」,過去有在電視上看過,不過也僅是前面的部分,後面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曉得,不過商業電影成套居多,竟也被我無意識說出來的劇情預言一一命中,然而還好最後一個鏡頭並沒有讓我猜中台詞,但我後來想,如果是商業電影,是否那樣結尾,會更好呢?
目前的我,沒有答案。

朋友返回台北前,我帶他們到可俯瞰蘭陽平原的校園一角去,那裏有幾座搖椅,以及幾座公園椅,我們各據一椅,安靜地悠閒俯瞰。返回會議室時,白學長說這裡的環境真的相當怡人,也非常悠閒,適合談戀愛。所以牛爹,你是不是有女朋友了?對於此一提問,我自是不解,這裡的環境跟談戀愛有什麼關係?而且都這麼熟,怎麼可能我有女朋友你們會不知道呢?學長於是反問,那你的狀態是怎麼回事?「過去的事如此美好,美好的像不曾發生過一樣…」。這是一本書中的話語,我如是摘用罷了,只是我現在也已遺忘是哪本。然而有些內心中更為深處的聲音,卻說「不是那回事的!」有些在春天發生的事情,那是如此美好,真的都像不曾發生過一樣。但我不知該如何解釋,遂也沒有細提。我想起那次與老師與博士班學長姐的聚餐,我提到北醫管樂團的事情,因為有學妹找我,所以因緣際會我也就過去了。但其中的關鍵字「學妹」卻讓博士班的學姊們擴大解釋了,在學長姐們的聯合消遣下,我除了努力解釋,也無從反應了。最後老師也補上一句,「阿呀,學妹也很正常啊,文傑啊,在研究院裡有女朋友這件事也是很好的,不要像老師到了離開學校才有。」我於是語塞了。

「真的能,預約下一個春天嗎?」我心裡如是翻絞……。

最後一日的會議結束,我婉拒了學姐那邊的晚宴,選擇跟朋友與學長們自己揪的慶功宴。宴席主菜是平價牛排,是平價的味道,所以也沒什麼好說,倒是宴席中的系上風雨及八卦才是讓人無限回味的小菜。我們遲遲不肯離去,直到在另一邊學者晚宴的學姐來電,把這邊的工作人員全抓去飯店時,才結帳離去。
是的,又出問題了。
但是很快的在一個小時左右之後,問題又告解決(其實沒有,因此給了隔天的我以及KOBE很大的麻煩)。接著就又是霸占著飯店大廳,開心聊著研討會心得、白目學弟妹、幼稚的如果這個世界上只剩誰誰誰這類問題、系上莫名其妙之現象與詭譎不可思議之人物等等,又是開心地聊了一兩個小時,直到該飯店的經理在外面欠下的高利貸債主上門催討才悻悻然離開。
真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遇到。
隔天的半日遊,真是著實給了我跟KOBE一個大挑戰,我們都對宜蘭非常不熟(我才來礁溪半年,KOBE才來兩個月),卻找我們隨行,真不知道學長姐哪來的信心?於是當學者在參觀景點時,我跟KOBE就不斷地在前導當斥侯尋找可以耗時間的地方,尷尬的是,在戲劇館時,聽館員說隔壁有畫展,我們欣喜地想可以耗更多時間,便先行前往一探虛實,發現一樓一處有蔣渭水的展覽,當下決定不能讓學者經過這裡,要迅速往別處,不料回頭引導時,卻發現學者已近危險政治話題的大門了。於是當下我們兵分二路,KOBE立即衝去最前面迅速把學者帶離引往二樓畫展,我壓後引領較後邊的學者,並問了隨行的系上老師,前面是蔣渭水的展覽,待大陸的學者經過這裡,妥當否?老師想想,無妨,他們有興趣就讓他們看看吧。當立即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老師是從香港來的,他也不搞現代,他會知道蔣渭水是誰嗎?但為時已晚,學者們已經經過「民主」、「奮起」之類的標語之前,場面安靜的叫我直冒冷汗。
總算把這些大陸學者通通帶往二樓之後,我與KOBE在畫展外頻頻說起剛才緊張的狀況,KOBE也說他在前面根本不讓學者多所停留,不斷的說:「老師,請往這邊走。請往這邊走!」

一個令人冷汗頻噴的幾十分鐘。

不過也是,宜蘭本是台灣民主發展的一個基地,會碰到這些尷尬的政治環境似乎也是在所難免,雖然他們似乎在飯店裡也看電視新聞看得很爽的樣子。KOBE也想起,剛剛另一台車的他們,後面兩個老師突然聊起台灣的政治,然後剛好司機先生又打開廣播,好死不死又是地下台獨電台,但幸好是台語,不然真是尷尬極了。

尷尬的不僅如此,到了宜蘭酒廠 ,因為在場皆中文系老師,因此酒廠裡展覽的一些附庸風雅的詩作,就被一位眼尖的新加坡 老師抓到錯誤,並自行向附近的館員說明這個錯誤。

於是,慌亂的一個早上終於到了即將落幕的午宴。老師們聊的話題實在是太有趣了,從政治到奧運,簡直就是一部近代史在眼前被演習著。但是被大陸的學者讚說台灣的年輕一輩的道德教育還是優於大陸時,實在感覺很爽!爽翻了!

是不是很有趣啊?怎麼這麼有趣啊,人生。

雖然最後又發生某位老師忘了電腦在飯店的窘境,幸好獲得妥善處理,研討會終於在星期五下午兩點送學者們安全抵達台大時,結束了。

但遺憾的是,這一個星期仍未結束。

隔天清晨五點一個不甘願的起身,又得收拾東西趕往北醫,清晨下著大雨,一趟路程,皮鞋、樂器、褲管也幾是全濕了。南下是為了台管盃的比賽,但我實在不是很喜歡所謂「比賽」這件事情,但我仍舊享受,那靜靜地觀看。
我與女孩問起那起燙嬰事件,女孩說了一些我從未想過的思考,謝謝妳女孩,願意告訴我這些。那時我在外文系聽到這起事件時,滿腦子想的都是生死問題,一個生命的來與去,決定與選擇,又想起芥川龍之介的〈河童〉,越想越是複雜。但女孩的細語如絲,那像夏日午後雨,清脆於屋簷的話語,頓時又讓我,有了一些不一樣的震盪。對於他人,我們所重視的人,究竟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於是我又沉默了…

仍然有些震撼,在那賽後耳旁的話語。心情自然低落,但或許也是成就另一個目標。

然而因為重視,即便身處另一個時空,我仍舊靜靜地注視著……

[Essays]沉默,是因為我注視著

「這一個星期就這樣過了啊……」
周日清早,我睜開眼睛看著從窗戶透射進來的日光時,浮現了這樣一個念頭。翻個身拿取一旁的手機看了看時間,還不到九點。這一個星期連日的早起,變成一種自然的醒轉了嗎?像是抗議一般,我決定繼續躺著。然而眼睛雖閉著,腦子卻早已開始一天的活動,那是寫給女孩的詩,每日清晨灑進窗簾的第一道陽光。我於是在心中自言自語了一個小時之後,才覺得抗議無效,便起身刷牙洗臉。
國際研討會著實忙碌了四天,平常如時鐘一般準確的行動,這個星期完全停擺。記得周一開始整個系辦便已感染忙碌的氛圍,中午最後一次的進度會議開完,各人散去忙碌各自的事務,我後期被分配的工作較為自由,掌握論文之外,就是駐會議室工作人員及管理會議室器械。但說起來是這樣,實際上的分工也不是如此界限分明,論文集上我掛執行秘書,工作人員名牌則掛器材組,但籌備會議時從未討論過器材組的可能,不過仔細想想,團隊裡幾乎每個人都有辦過活動的經驗,所以似乎很迅速地大家都知道誰誰誰要幹嘛,哪件事可以找誰誰誰,什麼事情又該怎麼處理。所以在周二傍晚五點之前,午後在外文系的工讀,成了我最後的放鬆時間,雖然同時間在系辦的人已經開始跑來跑去。下午沒有什麼事情,正常的業務如許正常,一點也沒有麻煩的狀況,我於是抽空上youtube看了「My Queen」那一星期的進度,既然女孩沒告訴我這期的進度,當然就自己看了,只是沒想到根本沒辦法好好看。
首先R注意到我正在做的事情,站著說:「你為什麼要這樣?」我想每個人當下被問了這個摸不著頭緒的問題,應該也是不知所措的反應吧?雖然我當時是知道為什麼她要這麼問的。「你不適合看這個啊!」「啊?學長,你為什麼要這樣?」「你在看這個?你瘋了嗎?」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每有學妹走進系辦,我都要重新面臨一次這樣的詰問,然後R便會跟著一旁敲邊鼓。我於是回說:「我偶爾也可以庸俗一下吧?」「我偶爾也想看一下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東西啊。」(雖然簡單連「My Queen」也是有些地方會讓我聯想,多半關於女孩)。很多時候,我只是想輕鬆一下,雖然R說她覺得這部片有點封建主義。女孩回問:「你有在看這個?」時,是否也覺得我實在不適合看這個呢?是否也覺得我在看這個東西很不合理呢?但那天雖我們相隔一縣市,卻一起在youtube看當週的進度,並偶爾閒扯劇中一二時,我感到無限的滿足與幸福。
很快的,五點就到了。
國際研討會其實跟所有的研討會差不多,就算過程中有些不順利,也要想辦法使它變得順利,再怎麼摸不著頭緒的狀況都要讓它順利過關,於是小毛病雖多,但總能解決。
我想進行的研究與此次研討會的內容並沒有太多相涉,我僅持來了解該領域的心態。但生命處處是驚喜,在一天下午的論文宣讀中,突然出現一篇翻案文章,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再加上發表者以及講評人皆是演講好手,鏗鏘有力,更有趣的是,發表人操著安徽口音,講評人是香港人,綜合討論的提問人是新加坡人,後兩者都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老師,兩邊在互相叫陣、捉對廝殺之時,真是好看好聽極了!我本以昏昏欲睡的腦袋,一時之間全醒了過來!這篇關於桐城派的翻案文章,不曉得李師是否會有興趣?應該弄個幾份回去給大學的老師才是。
後來的幾篇關於文化研究的論文也挺是有趣,幾場中韓大戰、中新大戰也是頗有看頭,但畢竟我對其他文獻學之類的研究完全摸不著頭緒,多數時也僅是在做著自己被分配的工作罷了。
晚宴也是件折騰人的事情,但會後與大學時的好朋友相聚,他們不辭千里而來,儘管再怎麼累,也當前往與他們共聚。
下山的車子搖搖晃晃,白學長說了一些關於野外求生之事,我只說,我已被社會道德汙染甚深,即便曉得您所言極是,但我仍希望不要真的碰到需要如此做的境況。認識我的人都曉得我害怕鳥類(不過應該是研究所之前認識我的人),更何況是把鳥類頭砍掉這件事情,我光是用想的,就全身無力。
當晚看了「少年阿虎」,過去有在電視上看過,不過也僅是前面的部分,後面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曉得,不過商業電影成套居多,竟也被我無意識說出來的劇情預言一一命中,然而還好最後一個鏡頭並沒有讓我猜中台詞,但我後來想,如果是商業電影,是否那樣結尾,會更好呢?
目前的我,沒有答案。

朋友返回台北前,我帶他們到可俯瞰蘭陽平原的校園一角去,那裏有幾座搖椅,以及幾座公園椅,我們各據一椅,安靜地悠閒俯瞰。返回會議室時,白學長說這裡的環境真的相當怡人,也非常悠閒,適合談戀愛。所以牛爹,你是不是有女朋友了?對於此一提問,我自是不解,這裡的環境跟談戀愛有什麼關係?而且都這麼熟,怎麼可能我有女朋友你們會不知道呢?學長於是反問,那你的狀態是怎麼回事?「過去的事如此美好,美好的像不曾發生過一樣…」。這是一本書中的話語,我如是摘用罷了,只是我現在也已遺忘是哪本。然而有些內心中更為深處的聲音,卻說「不是那回事的!」有些在春天發生的事情,那是如此美好,真的都像不曾發生過一樣。但我不知該如何解釋,遂也沒有細提。我想起那次與老師與博士班學長姐的聚餐,我提到北醫管樂團的事情,因為有學妹找我,所以因緣際會我也就過去了。但其中的關鍵字「學妹」卻讓博士班的學姊們擴大解釋了,在學長姐們的聯合消遣下,我除了努力解釋,也無從反應了。最後老師也補上一句,「阿呀,學妹也很正常啊,文傑啊,在研究院裡有女朋友這件事也是很好的,不要像老師到了離開學校才有。」我於是語塞了。

「真的能,預約下一個春天嗎?」我心裡如是翻絞……。

最後一日的會議結束,我婉拒了學姐那邊的晚宴,選擇跟朋友與學長們自己揪的慶功宴。宴席主菜是平價牛排,是平價的味道,所以也沒什麼好說,倒是宴席中的系上風雨及八卦才是讓人無限回味的小菜。我們遲遲不肯離去,直到在另一邊學者晚宴的學姐來電,把這邊的工作人員全抓去飯店時,才結帳離去。
是的,又出問題了。
但是很快的在一個小時左右之後,問題又告解決(其實沒有,因此給了隔天的我以及KOBE很大的麻煩)。接著就又是霸占著飯店大廳,開心聊著研討會心得、白目學弟妹、幼稚的如果這個世界上只剩誰誰誰這類問題、系上莫名其妙之現象與詭譎不可思議之人物等等,又是開心地聊了一兩個小時,直到該飯店的經理在外面欠下的高利貸債主上門催討才悻悻然離開。
真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遇到。
隔天的半日遊,真是著實給了我跟KOBE一個大挑戰,我們都對宜蘭非常不熟(我才來礁溪半年,KOBE才來兩個月),卻找我們隨行,真不知道學長姐哪來的信心?於是當學者在參觀景點時,我跟KOBE就不斷地在前導當斥侯尋找可以耗時間的地方,尷尬的是,在戲劇館時,聽館員說隔壁有畫展,我們欣喜地想可以耗更多時間,便先行前往一探虛實,發現一樓一處有蔣渭水的展覽,當下決定不能讓學者經過這裡,要迅速往別處,不料回頭引導時,卻發現學者已近危險政治話題的大門了。於是當下我們兵分二路,KOBE立即衝去最前面迅速把學者帶離引往二樓畫展,我壓後引領較後邊的學者,並問了隨行的系上老師,前面是蔣渭水的展覽,待大陸的學者經過這裡,妥當否?老師想想,無妨,他們有興趣就讓他們看看吧。當立即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老師是從香港來的,他也不搞現代,他會知道蔣渭水是誰嗎?但為時已晚,學者們已經經過「民主」、「奮起」之類的標語之前,場面安靜的叫我直冒冷汗。
總算把這些大陸學者通通帶往二樓之後,我與KOBE在畫展外頻頻說起剛才緊張的狀況,KOBE也說他在前面根本不讓學者多所停留,不斷的說:「老師,請往這邊走。請往這邊走!」

一個令人冷汗頻噴的幾十分鐘。

不過也是,宜蘭本是台灣民主發展的一個基地,會碰到這些尷尬的政治環境似乎也是在所難免,雖然他們似乎在飯店裡也看電視新聞看得很爽的樣子。KOBE也想起,剛剛另一台車的他們,後面兩個老師突然聊起台灣的政治,然後剛好司機先生又打開廣播,好死不死又是地下台獨電台,但幸好是台語,不然真是尷尬極了。

尷尬的不僅如此,到了宜蘭酒廠,因為在場皆中文系老師,因此酒廠裡展覽的一些附庸風雅的詩作,就被一位眼尖的新加坡老師抓到錯誤,並自行向附近的館員說明這個錯誤。

於是,慌亂的一個早上終於到了即將落幕的午宴。老師們聊的話題實在是太有趣了,從政治到奧運,簡直就是一部近代史在眼前被演習著。但是被大陸的學者讚說台灣的年輕一輩的道德教育還是優於大陸時,實在感覺很爽!爽翻了!

是不是很有趣啊?怎麼這麼有趣啊,人生。

雖然最後又發生某位老師忘了電腦在飯店的窘境,幸好獲得妥善處理,研討會終於在星期五下午兩點送學者們安全抵達台大時,結束了。

但遺憾的是,這一個星期仍未結束。

隔天清晨五點一個不甘願的起身,又得收拾東西趕往北醫,清晨下著大雨,一趟路程,皮鞋、樂器、褲管也幾是全濕了。南下是為了台管盃的比賽,但我實在不是很喜歡所謂「比賽」這件事情,但我仍舊享受,那靜靜地觀看。
我與女孩問起那起燙嬰事件,女孩說了一些我從未想過的思考,謝謝妳女孩,願意告訴我這些。那時我在外文系聽到這起事件時,滿腦子想的都是生死問題,一個生命的來與去,決定與選擇,又想起芥川龍之介的〈河童〉,越想越是複雜。但女孩的細語如絲,那像夏日午後雨,清脆於屋簷的話語,頓時又讓我,有了一些不一樣的震盪。對於他人,我們所重視的人,究竟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於是我又沉默了…

仍然有些震撼,在那賽後耳旁的話語。心情自然低落,但或許也是成就另一個目標。

然而因為重視,即便身處另一個時空,我仍舊靜靜地注視著……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Essays]全部成為F

難怪村上春樹會寫一本書關於跑步這件事,慢跑真的能夠讓人去想想某些事情,譬如生活諸如此類。午後,研討會籌備會議結束之後,與學長步行至餐廳買午飯,學長說哪天我真的要出發去日本的時候,記得邀他一道。我於是一點一點開始反覆。腦中閃現的,是那株碩大的櫻花樹,綻開如煙花。微風徐來,我仰頭一條向上的坡道延展,是通往早稻田大學的坡道。有石階嗎?那種細節無所謂。啊,我想起來,是《挪威的森林》。順著坡道向上,是中禪寺秋彥的鳥居,不曉得會不會遇到京極堂?他會不會願意跟我做朋友呢?那這樣的話,芥川龍之介也會願意跟我握握手吧?

然後醒覺自己的生活竟是如此割裂。

研究生的生活、返回陽明山的生活、北醫管樂團的生活。我突然發現這三者完全是不同的生活態度和方法,在一個星期內,就這樣被硬生生地割裂成三份。而每次往返雪隧、復興南北路時,就像一段系統轉換時的低頻嗡鳴,從windows到麥金塔或從麥金塔到windows,可怕的是,這三者之間少有確切的相容性。

研究生的生活就是早上上課,下午上班或上午上班,下午上課。報告論文時,被教授辨得對自己的語言系統產生完全的不信任感,而後在課堂上得了失語症,不然就是對某部電影的一個鏡頭,絞盡腦汁地想他的意涵是什麼,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東西,老師笑著搖搖頭說,不是這樣的。接著這首英詩裡,為什麼time是slow呢?到最後我實在很想敲破那個希臘古甕。更別說那些瑣碎的行政業務,我都在想每天去慢跑去健身,是否都是想要稍微享受一下那苦痛之後蔓延的舒爽?就像那天女孩給了我一記肝臟攻擊,當我恢復意識,只看到上方的日光燈。雖然笑著要對方別在意,別憐憫戰敗者,但其實早已搖搖欲墜。看著那日光燈時,鬆了口氣,好想,就這麼繼續躺著。
陽明山的生活是我最熟悉的,我似把山下一切紛紛擾擾塵壤灰燼滌去,就只是讀著小說,跟友人抽著菸,笑罵著小說裡的事物,讚嘆著某某作家真是了不起,批判著大眾文化之媚俗與貧乏,感嘆著這一切的空洞與虛無究竟是什麼造成的。你你我我隨意說上一說,然後彼此都覺得各自的說法不夠漂亮,而到了最後我們終究是失語了……只好不停地抽煙。我看著遠方的101大樓,肝臟仍隱隱作痛……接著我們朗誦幾段小說中令我們欣喜的段落,講述某些劇作的片段,無意間我們聊起了女人,那些個告自傷心的烙印,摳著已結痂的傷口,滲出血後,彼此舔拭,彼此安慰。那些對於未來的想像,最後占據了話題。只存在於山頭的文學,有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有樂觀的人也有悲觀的人,有想留下些什麼的人也有覺得那都不重要的人。世代交替之後,什麼樣的東西會被留下來呢?傳統嗎?還是理想?
然後整理情緒,背著那與我四處征戰榮辱與共的夥伴,踏上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裡的思考都是接近精英層級,使用的語言和那些考慮的事物,都是實際而高出我之前生活所有層次的。雖然我們都在處理音樂這件事情,但我的語言在這裡完全無法使用,語境環境裡的關鍵詞語得重新累積,當我還搞不清楚什麼東西是什麼東西時,很快一個循環又要過去,一個傷口又已烙下。在這裡,我幾乎是無語的狀態,根本就稱不上「失語」,而是沒有語言。唯一讓我從心裡一步一步掏出真正的我的那個微笑,也以厲聲的「不」拒絕了緩慢而虔誠的膜拜。於是香格里拉越來越遠,我雖然仍在朝拜,卻是遙遙無期。眼前的山,眼前的障礙,好巨大…好巨大…那個微笑認為我不夠虔誠,於是維納斯低了眉,似是不願意再看任何我的虔誠,我仍然努力跪拜前進,即便最後,我終究死在半路,無以為繼,我仍可以仰望遠方的香格里拉,埋葬在朝米羅維納斯前進的道路上。

三種不同的生活只有一個「我」作為原始碼彼此聯結。不是「牛爹」,不是「文傑」也不是「劉文傑」或是「阿傑」,「Patrick」在這裡也逐漸退出舞台。三個舞台的共通點只有「我」,而且是三種不同面向的我,三個舞台的人物彼此皆不認識,情節單元各自獨立,場景各占一方,敘事技巧皆徹底不同。

怎麼會如此割裂啊,我。

喔,連結的原來還有。那個在上課時,每每碰觸文學皆必然聞及那天,妳的香水味。每每我獨自一人在草山抽雪茄俯瞰101時,必然想起的微笑。每每在團練時…


那一年
差不多稻田都沒有懷孕
用雪堆積的童年
化的多麼快啊

王夢歐在《文學概論》中說:「我們認為文學作品所共有的特色,乃在於它們好像都是個廣義的『鄰喻』。所以由它帶給我們的,可能是一種『謎語』,然而決不是『謊言』。」那麼,我所製造出來的這些謎語,you,看得出來答案嗎?知道我在問些什麼嗎?

「問題實際解決之後,你會覺得以前的煩惱,很愚蠢而無聊吧。」
朋友對覺得非常幸福的鷹四和瓶中膠囊的邂逅,好像非常嫉妒。
「所有的煩惱一舉解決,不是很愚蠢又無聊嗎?」英四反駁似地說。
「你特地回國近療養院,你腦袋中的結一旦解開了,難道不是愚蠢又無聊的努力嗎?」
「要是解決的話!」
朋友含著單純的期待說。
「可是,如果沒有解決,愚蠢與無聊才是我人生的總量。」
「你腦袋中的結是什麼?」
「那也不清楚。要是清楚,我會予以克服,會開始後悔:幾年來為這愚蠢無聊的事停滯不前了!相反的,如果我屈服,把它視為人生的總量,向自我崩潰趨進,也許可以逐漸明白癥結點的本身了。但是,明白了,對我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還有,別人也不會在極限狀態中了解一個發瘋的人。」朋友突然被一種悲緒攫住,這樣說。
《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的謎語,好像逐漸接近似的,覺得,那似乎就是…

說純潔不是說素未曾愛而是說已懂了愛
無限事還勿知期限的意思沒有別的意思
誓言是那種懶洋洋側身接過來的小禮物
現代人是夾夾眼瞼就算一首十四行詩了
情場上到處可見僥倖者鞋子穿在襪子裡
別人的滂沱快樂滴在我肩上是不快樂的
到頭來彼此負心又瀕死難忘的襤褸神話
沒有妳時感到寂寞有了妳代妳感到寂寞
清曉瘋人院裏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東青樹
〈關於愛的十四行詩〉木心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Essays]隱隱流竄在生活底層,那些無以辨認的香味

因為突然的大雨,淋了一陣。休息前的上半場練習,冷得頻頻發抖,我逐漸瑟縮著身體,無法止住腳部的顫抖,這裡越來越讓人感覺寒冷了。

前一個晚上,我在借住的地方,附近的一個廟宇露臺抽雪茄時,巧遇了這裡的房東先生。應該是這間廟的廟公吧?我如此在心底猜想著。半夜的陽明山溫度不高,一根一般的雪茄最多也十分鐘就結束,沒有待過久的打算,我於是穿著黑色背心、卡其短褲,便出門了。廟公就在我蹲在一旁看著暗橘色的蟾蜍跳來跳去的同時,出現在我的背後。
我們彼此客套問候,也不曉得是什麼樣的開頭,便聊起了文化這幾十年來的變化。我尤愛聽這些耆老們談著那些我未及參與的歷史,廟公一邊大笑一邊指著山腰一邊高高低低的建築,一一訴說著那些即便在文化就讀,也未必知曉的山野傳奇。這不知道算不算是民間文學的範圍,廟公雖然說的是附近的地誌,言談中也參雜許多鬼怪故事,那些奇妙無可證明,卻又極有可能是事實的傳奇。有趣的是,我想起午後在誠品購買的《孤獲鳥之夏》,京極堂這麼說:「這世上沒有不可思議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發生可能發生之事。」而從某個角度來說,那些說明只相信科學論證的人,其實也不過就只是信仰著科學,如此而已。而我確實,很少真的會對這些所謂的「不可思議」感到不可思議,也沒有想過「真實」與否,直覺就認為那是對的。但某些情形,就算別人因為如此而欺騙於我,我似乎也很少為此真的生過氣,甚至有時候表現得說話音調高了一些,也只是因為這樣反應時,別人會比較「高興」。說實在的,我覺得「生氣」很累。
一開始,廟公或許感到陌生,言談中總是國台語並雜的,嚴格說來,國語的情形較多。這是難得的機會,我如此在心底閃過,於是開始問候起,我便不斷的用台語與之溝通。效果自然奇好,廟公聊得開心了,話越講越開,越講越多,某些聽起來是秘密的,也在不斷的來往中,一點一點的吐露出來。「我真的可以知道這些嗎?」我如此在心底反問,雖然言談中提到的人名,我並不是真的認識。後來因為我雪茄已經抽完,廟公是個老菸槍,也許因為開心,便自然地敬菸與我,夜也已深沉,廟公話至興頭,邀我進廟裡泡茶聊天。
我們聊了許多關於生活,我喜歡理解這些別人認之為「社會下層」的生活。我如此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台灣生命」。這些人的生活或許有許多,我們這些大學以上的所謂「知識分子」,嗤之以鼻的部分,但其實真的理解之後,他們這些人實在單純的可愛,並且是真的把你當作朋友,即便只是認識短短一兩個小時。我想起來波特萊爾的《惡之華》,想起巴爾札克的《高老頭》,想起紀德的《偽幣製造者》,這些雖然都是人性的黑暗面,但仔細思考,真的讀進作品的人,會知道,其實他們都是在歌頌生命啊!
於是我想起那些朋友,曾經在酒店工作,那些來自少爺對人性的理解;那些酒店公關小姐們對於男人的理解。
廟公話夾開了,於是我必須灌下一杯又一杯喝不完的茶,ㄧ根又ㄧ根抽不完的煙,我的菸癮並沒有很大,兩三個小時如此頻繁不停止的量,著實讓我的腦袋有些暈眩,也從來沒有兩三個小時飲下如此讓人難受的量的茶。我又想起大白學長跟唐老師夜半的老茶時間,還有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暈眩」ㄧ語。
後來廟公低頭看了看手裱,已是凌晨ㄧ時許,便提議該休息了,我也得到稍作喘息的片刻。

「ㄧ想到街上往來的民眾原來心裡都想著這些無聊事,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京極堂如是說,我如此興奮於此簡單卻ㄧ語重地的直觀話語,久久不能自己。
於是這樣的興奮,熬著夜也把書給啃完了。

然而我卻知道,他們真的,看不到那些如此明顯,擺在面前的深度。於是我們所認識的,僅只是我們所認識的人而已;我們拒絕遠離的,僅也只是我們所認識的人而已。如此,被拒斥於門外的我,是哪一部分的我呢?被討厭的我,又會是哪一部分的我呢?
然而那些,諷刺的是,都不是我啊…

今晚超級杯的賽事,曼聯對上維拉,我特愛看弱隊扳倒強隊,因此當維拉在老特拉福的下半場踢進那領先的一球時,我真是振臂了。但客觀來看,雖然兩隊都有ㄧ些傷兵還有ㄧ些國際賽的徵招,甚至紅牌困擾,使得兩隊在陣容上都有些不完整的問題,但曼聯的板凳深度還是優於維拉。在進攻上,也很明顯的感覺兩隊的組織上明顯的差距,小組短傳、盤帶等,在畫面上曼聯實在是好看許多,因此最後傷停補時的超前,也是可以預見的。畢竟在老特拉福,還有過去紀錄上來看,曼聯自然有其強悍之處。但今晚的比賽帶出了ㄧ位青年希望,在傷停補時時,兩隊戰成二比二,ㄧ位十七歲的小將在禁區一個停球轉身,起腳勁射入網。觀眾席上緊張地無法呼吸的曼聯球迷們紛紛擁抱慶祝,佛格森老教頭的起立振臂也看得出球隊的二連敗,四年來首次的連敗壓力給這位老頭多大的壓力。
應該是明天英國體育版的頭條人物了,球評劉勇這麼說。這位十七歲的小將,因為沒有人認識,結果進球的一瞬間,劉勇似乎也沒直接講這傢伙的名字,ㄧ聽就知道肯定在翻找手邊的球員資料,不禁讓我在電視前笑了出來。結果我網誌打到這也忘了這傢伙的名字。

我突然聞到一股香水味,那是那天在電影院裡,觀看再度相逢的蘿絲與傑克,我身旁的女孩的香水味…